近年来,六安市金安区紧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紧贴村情特色和产业基础,坚持党建领航、靶向发力、精准施策,聚焦组织引领、人才支撑、资源整合,着力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、造血功能,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创收能力快速提升。
聚焦组织引领,集智绘好“路线图”。该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,结合衔接资金项目库建设,建立“区统筹调度、乡谋划部署、村具体实施”责任机制,将发展成效纳入基层党建考核、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,与村级量化考评、干部绩效直接挂钩,确保村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到位、协调有序、推进有力。区建立班子成员包村联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制度,定期召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座谈会,厘清发展思路;乡镇街对辖区各村资源优势、产业现状、人才储备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,逐村建立台账,“一村一策”制定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,明确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。
聚焦人才支撑,全面激活“动力源”。该区坚持将各类人才集聚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链上,多渠道培养、引进、用好人才,全方位服务村集体经济发展大局。从区直单位选派11名熟悉农业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专员到乡镇挂职,促进乡村产业升级;向村级特色产业、村集体经济发展较薄弱的村派驻农、林等专业人才,开展驻村帮扶;组织400余名农技专家送技下乡,提升农业科技含量;聚焦主导产业实施“科技进村入户”,全面推广农业“四新技术”。结合村“两委”换届,通过“留、推、选、请、育”等形式,全力打造思想过硬、能力过硬、作风过硬的“领头雁”队伍,为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固强能力支撑。
聚焦资源整合,奋力积蓄“新势能”。该区坚持将各类涉农资金向农村汇聚,用足用活扶贫小额信贷政策,联合金融机构创新“集体经济·产业贷”产品,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,共培育农业各类经营主体3195个。紧扣“138+N”“6969”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工程,结合金安脆桃、稻虾共养、特色蔬菜、皖西白鹅四大主导产业,健全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家庭农场(农户)”机制,各村因地制宜开辟产业项目。借势长三角、合六一体化发展,整合大别山石窟、风情谷、皖西大裂谷等旅游资源,举办荷花节、桃花节、龙虾节等文旅活动,奋力构建“乡有主导产业、村有主导产品、户有增收项目”产业发展新格局。坚持把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清廉建设有机结合,引导党员群众全面参与集体决策,对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实行全过程监督,聚力夯实乡村经济发展“压舱石”。(马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