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导读】 国家级非遗大邵“洋蛇灯”,是合肥文化长河中一颗闪亮的明珠。被誉为“中华一绝”的美丽艺术仪式,印证着“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”的美好品德,传递特有的感恩之心、奋起之志,凝聚群众向上向善的力量。科教名城、创新之都合肥再舞“洋蛇灯”,传承历史文化,点亮多彩生活,增进文化认同,展现含英咀华、感恩奋进的时代情怀与文化风貌。
2月21日晚,合肥天鹅湖畔流光溢彩,位于北岸的合肥大剧院座无虚席,“合肥之春”2023非遗传承·戏曲歌舞晚会吸引了无数市民的目光。
晚会正式开始前,肥东县国家级“非遗”大邵“洋蛇灯”便在合肥大剧院广场上博得满堂喝彩。长蛇出海、走径折、摇大车、四蟒翻身、盘宝塔……初春的夜色中,21位艺人专业合作下,一条长约38米、通体透着红光的“洋蛇灯”时而高昂似腾空而去,时而低垂如金龙出海,一个个经典动作传递这一非遗艺术所特有的感恩之心、奋起之志,融入了周边林立的高楼、璀璨的灯光、奔驰的车流……徐徐春风中, 科教名城、创新之都合肥含英咀华、感恩奋进的精神文化风貌愈发明晰动人。
“感恩”——“洋蛇灯”的文化基因
“我们邵家人舞‘洋蛇灯’的历史至今已有600多年。每18年舞1次,每次增加1节,现在蛇灯全长128米,这次演出的是‘洋蛇灯’缩小版,也是我们第一次做这样的尝试。”大邵洋蛇灯第11代传承人邵二勇自豪地说。
大邵“洋蛇灯”,产生于千年包公的出生地——肥东县包公镇小包社区的大邵村,这里村风淳厚、民风淳朴。走进大邵村,青天路两旁“洋蛇”造型的路灯引人驻足。在“洋蛇”的引领下,一座命名为“潜龙宫”的徽派风格建筑赫然映入眼帘,青砖小瓦、飞檐翘角、颇有年代感。
“这里就是‘洋蛇’的家。”邵二勇推开“潜龙宫”两扇厚厚的大门,一条盘踞中间五六米高的大蛇跃然眼前,蛇头栩栩如生,蛇身鳞纹历历可见……
大邵村为何供奉一条蛇呢?“洋蛇是邵氏祖先的恩人,供奉它是为了报恩。”邵二勇解释说。
原来这里面有一个美丽的传说:元末明初,战争不断,一天元兵溃败,逃到位于肥东县东山脚下的大邵村,为躲避元兵迫害,全村男女老少四散逃命,村里只剩下邵姓婆媳二人,因媳妇身怀六甲,只得躲在东山山洞里栖身,最终被元兵发现,危急时刻,一条身长数丈的白蟒飞下山崖救了婆媳。
99天后,邵姓媳妇生下一子,取名邵思明。当邵思明长到18岁时,母亲告知他此事,一家人认定救命巨蟒一定是来自东海的救星。邵思明为了报答白蟒的救命之恩,发动全村的能工巧匠扎“洋蛇灯”玩耍,取名“洋蛇灯”,以纪念这一逢凶化吉的日子。
此后邵氏家族代代相传,把蛇的动作创编成不同的舞蹈动作舞“洋蛇灯”。每18年玩一次,每一次增加一节(约1.6米)。目前,“洋蛇灯”已增加到128米,需要135人才能舞动起来。
历经600多年,古老的“洋蛇灯”印证着“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”的美好品德,穿越历史,生生不息,构成合肥文化中“知恩图报”的强大基因。同时,也在全社会凝聚起强大的向上向善的力量,滋养着肥东人的精神家园,推动百万肥东儿女勠力同心全速冲刺“双千亿”,推动合肥奋力前行。
灯”经典动作盘宝塔(尾盘头)。彭红玲 摄
匠心——“守艺”精神代代传承
作为国家级非遗,大邵“洋蛇灯”集民间美术、民间音乐、民间手工技艺、民间信仰、民间口头文学等多种文艺形式于一体,全景式地展现了乡村百姓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“洋蛇灯”的扎灯技艺精湛,表现形式独特,在我国众多舞龙灯中属稀有。从选材、扎制到表演方式堪称一项庞大的文化工程。“扎制一条‘洋蛇灯’需要全村人一起忙活一个多月时间才能完工。”邵二勇说。
制作“洋蛇灯”的原材料主要有毛竹、黄麻、桑皮纸、蜡烛和珠等。选材上很讲究,毛竹要120根皖南泾县两到三年生的壮竹,柔软且不易生虫;120斤巢湖柘皋的黄麻,搓成出来的麻绳结实不易断;80盏卢柴芯的蜡烛,火舌小安全性高。
破篾、扎圈、绑、凿、勾、翘、压……选好材料后,编扎“洋蛇灯”的工序也极其复杂,为了让“洋蛇灯”舞灯时灵活方便、逼真传神,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老匠人反复揣摩、考量和操作,单一个蛇珠就有99个角,需要一个老匠人专心编制两天半的时间。
篾是制作洋蛇灯的主要材料,破篾时要选用一层青篾、两层黄篾,对其长度、厚度、宽度也有严格的要求,编扎时需要从头到尾方向要一致,青篾在上,黄篾在下,这样制作的蛇身舞动时才能自然显现出蛇鳞纹路,看起来更加生动逼真。
蛇头的制作工艺尤为复杂,为了表演时能栩栩如生,蛇嘴和蛇信子都是活动的,蛇嘴张开时即能吐出蛇信子,这对艺人的技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是任何机器都无法替代的工艺。
扎制好“洋蛇灯”的骨架后,邵氏族人还要依次用桑皮纸、彩纸、纱布、精美的灯皮等对其进行精心的装饰,这样一条活灵活现的巨型“洋蛇”才算完工。
制作好的“洋蛇灯”,长约128米,重达上千斤,仅灯头就重约60斤。每节灯身一个灯把、两个活火圈,共59根灯把、123盏蜡烛,玩耍时无论灯身如何舞动,烛芯始终向上,摇曳生辉、流光溢彩。
“知者创物,巧者述之守之,世谓之工。百工之事,皆圣人之作也。”传承600多年的洋蛇灯制作技艺折射出弥足珍贵的工匠精神,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,穿过历史的长河,已化为今天合肥发展的生动实践。
大邵“洋蛇灯”经典动作摇大车。彭红玲 摄
坐标——用艺术仪式增进文化认同
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仪式感,需要建立现代人的文化认同,找回传统文化的精神坐标,从而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尊重。
“洋蛇灯”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,表演时亦有严格的程序,从出灯、玩灯到收灯,每个程序都仪式感满满。
相传第一次出灯时,邵姓家族在本姓祠堂设坛祭祀,邵思明的母亲领着思明和乡亲,一步三叩首来到东山洞口,感恩求福。然后灯队按着主玩、领玩、蛇头玩依次作揖、叩首参拜,然后请灯头,艺人们恭敬地将用大红绸布包裹的蛇头抬出来,再熟练地用大红绸布将蛇头和蛇身连接好,这样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。
如今,大邵“洋蛇灯”每次出灯时,中间一个旗号灯、左右各两个大红伞、两对牌灯,牌灯上分别写着“风调雨顺”“国泰民安”及“洋蛇灯”的来历和灯艺简介,牌灯后有两个“三眼铳”,装置火药,以炮助威。后面紧跟20管笛子、两个大抬鼓,神采奕奕、威仪赫赫的“洋蛇”则蓄势待发。
在喧天的锣鼓声和万人瞩目中,邵氏族人们开始玩灯,“洋蛇”灵活地“游入”场地中心,长蛇出海、走径折、摇大车、四蟒翻身、盘宝塔等精彩动作轮番呈现,高潮迭起,精妙无比,围观者掌声如雷,大呼过瘾,一派喜庆热闹的场面。
演出结束灯队回来时,离村约一里处鸣放“三眼铳”,邵姓人家张灯结彩,鸣炮接灯,为“恩人”接风洗尘。蛇头卸下后放在邵姓有头面的人家,灯队队员像起灯时一样依次参拜,然后每个人带上自己舞过的一节蛇身回家。下一次出灯时,重新扎一个蛇头,扎好后才将旧的蛇头销毁。
此外,收灯时邵姓族人还要以“祝好词”庆贺,“祝好词”共44句,描述了舞灯的全部细节,趣味横生。
这些丰富的仪式感,让大邵“洋蛇灯”的传承更加妙趣横生、生机盎然,也让合肥文化更加具象而神圣,更能激发合肥人的文化认同感,增强合肥文化自信,升腾起心底里的合肥骄傲。
大邵洋蛇灯第11代传承人邵二勇介绍“洋蛇灯”。彭红玲 摄
创新——“中华一绝”舞进新时代
非遗的保护与传承,其本质上就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强势回归。纵观大邵“洋蛇灯”近年来的发展脉络,其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新时代的变化,早已在新时代的洪流中烙印着金灿灿的时代印记。
1984年庐州第一届灯会,“洋蛇灯”首次从偏僻的山村走向繁华的大都市,亮相合肥,呈现出万人空巷的盛况。1993年10月中国相声节在合肥举办,开幕式上“洋蛇灯”一出场,数万观众掌声雷动,经久不息,连外国观众也跷起大拇指直喊“OK”。
后来,中央电视台《神州风采》栏目也对“洋蛇灯”作了专题介绍,称其为“中华一绝”。自此,“洋蛇灯”又多次从乡间的打谷场登上省、合肥市体育馆的大舞台。2008年6月大邵“洋蛇灯”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此后,大邵“洋蛇灯”多次登陆央视,引发广泛关注。如2018年大年三十,大邵“洋蛇灯”表演在央视新闻频道主持人长啸“回家过年”栏目循环播放。“这个节目是在春节期间拍摄的,因此当天我们又先后在肥东县长临河老街、店埠镇桥头集路展演,现场人山人海,当时桥头集路还因此出现严重堵塞。”邵二勇回忆道。
“群众非常喜欢看我们这个节目,过去我们是18年演一次,现在我们已经逐渐打破这个规矩,增加演出的次数,参加一些政府举办的灯会、年会及展会,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。”邵二勇表示。
2月21日晚上亮相天鹅湖畔的大邵“洋蛇灯”,首次以新的缩小版形象亮相,这样是其克服百米“洋蛇灯”演出时出现的人力、财力、场地等方面困难的创新举措。
小版“洋蛇灯”相比原版“洋蛇灯”,编扎的技艺、演出的技巧虽然都相同,但体积小、重量轻、参演人员少,展演的时间和地点更具有灵活性,也更方便传播。
“老祖宗的东西也不能丢,原版表演我们依然坚持按祖训18年演一次,那样的气势更加恢宏,更能让群众直观地感受国家级非遗的魅力。”邵二勇坦言。
历场演出中洋蛇灯形象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。随着时代的进步,有些程序和工艺都发生进行了变化。比如,蛇身中的蜡烛已用电代替,既安全又增加了艺术效果;灯皮布采取3D打印技术,颜色更丰富多彩;蛇头的桑皮纸,变成了彩纸和锡箔纸,更炫丽逼真;蛇身不需要每人带一节回家保存;取消了“三眼铳”……越变越符合现代群众的审美,尤其越受年轻人的“宠爱”。
近年来,肥东县围绕非遗的传承和传播,在“新”字上下功夫,不断创新方式,让非遗“活”起来,“火”起来。先后开展了非遗进校园,发起了“灯耀青苗”志愿服务项目,每周分别到包公镇包公学校和高亮学校各开展一堂“洋蛇灯”轧制技术和舞灯技巧非遗传承课,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种子,为“洋蛇灯”的持续发展储备优秀人才,2月21日晚上的演出现场,包公学校的孩子们也现场参与了表演。
此外,肥东县还成立了包公镇大邵“洋蛇灯”志愿服务队,推出了“灯传万家”志愿服务项目,每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,为“洋蛇灯”展演提供志愿服务,让群众乐享非遗文化“大餐”。不仅如此,肥东县还在小包社区打造了包公故里文化园,为大邵“洋蛇灯”的传承,打造常态化的传播阵地。
目前,肥东县正在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,大邵“洋蛇灯”所提倡的“感恩”价值取向,也在潜移默化中为创建提供厚重的文化滋养。“下一步,肥东县将大力挖掘大邵‘洋蛇灯’的价值内涵,寻找更多传统文化与现代的连接点,声情并茂地讲好大邵‘洋蛇灯’故事,让国家级非遗大邵‘洋蛇灯’在新时代大放异彩。”肥东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张道德说。